袁樂平;就業困難群體的基本特征是人力資本稀缺,社會資本匱乏,生存壓力巨大,福利依賴性強。中國之所以出現大規模的困難群體就業難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對次要勞動力市場的限制和打壓所造成的。中國勞動力市場制度設計的一個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消除二元勞動力市場的分割狀態,取締次要勞動力市場,試圖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將次要勞動力市場的用工成本提高到主要勞動力市場的標準,造成當次要勞動力市場需求縮減時,就業困難群體首當其沖地被排擠成為失業人口。在次要勞動力市場的求職者要實現正規就業,只能擠入主要勞動力市場,但由于人力資本短缺,社會資本匱乏,他們跨越不了主要勞動力市場事實上存在的門檻。而非正規就業雖然相對容易,但他們不愿意低就。這就是一元勞動力市場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政府要從這種理論與現實的困境中擺脫出來,從根本上解決困難群體的就業難題,唯一的出路就是給予次要勞動力市場法律地位。構建并完善二元勞動力市場結構基本目標是將次要勞動力由法律框架之外的存在轉化為法律框架之內的存在,構造次要勞動力市場的正規就業渠道。為此,必須做好構造二元勞動力市場的法律框架;積極推進和完善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建設;構造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的激勵機制。
2020年06期 v.33;No.174 82-9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20K] 徐曉雯;馮婉婉;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的數據,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實證考察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對家庭養老中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經濟支持三個維度的影響。研究發現:社會養老對家庭養老既有擠出效應,又有擠入效應。擠出效應主要表現在對家庭養老中生活照料的影響,以及社會養老參保行為對家庭養老中精神慰藉和經濟支持的影響;擠入效應主要表現在社區醫療服務對家庭養老中精神慰藉和經濟支持的影響,以及社會精神生活對經濟支持的影響。社會養老對家庭養老的影響在城鄉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農村社區醫療服務對精神慰藉和經濟支持均產生擠入效應,但在城鎮并不明顯,反映了城鄉之間醫療資源的差距。根據實證研究結論,提出發展社會照料,提供差異化服務;加強對老年人家庭成員的政策支持,提高家庭養老的質量;增加養老金投入,提高參保人待遇水平;完善農村社會養老服務,縮小城鄉差距;宣傳孝道文化,發揚傳統美德的政策建議。
2020年06期 v.33;No.174 91-10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43K]